危廢鑒定檢測機構檢測項目:
非名錄內固體廢物
名錄內爭議性固體廢物
其他各類固體廢物
危廢鑒定檢測機構檢驗范圍:
常規樣品類別:污泥、污水、廢液、廢渣、電爐渣、催化劑廢渣、煤渣、礦渣、中和渣等
其他樣品類別:有機溶劑廢物、廢礦物油、廢乳化液、染料涂料廢物、有機樹脂類廢物、感光材料廢物、表面處理廢物、焚燒處置殘渣、含銅廢物、含鋅廢物、含鎘廢物、含鉛廢物、無機氟化物廢物、廢酸、廢堿、廢有機溶劑、含鎳廢物、有色金屬治煉殘渣、其他廢物。
企業可通過危險廢物鑒別明確廢物屬性,如果經鑒別確定不屬于危險廢物,企業可極大地節省處置成本。
名錄中有很多類似于“不包括XXXX”的描述,是根據當前環境管理的需要,將此類廢物明確不包括在《名錄》里,但并不表示此類廢物一定不是危險廢物。而是需要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進行進一步鑒別,經鑒別不具有危險特性的,才能確定不屬于危險廢物。
樣品種類 | 檢測項目 | 執行標準 |
及檢測對象 |
固體廢棄物 | 腐蝕性鑒別 | GB 5085.1 腐蝕性鑒別 |
急性毒性鑒別 | GB 5085.2 急性毒性初篩 |
浸出毒性鑒別 | GB 5085.3 浸出毒性鑒別 |
易燃性鑒別 | GB 5085.4 易燃性鑒別 |
反應性鑒別 | GB 5085.5 反應性鑒別 |
毒性物質含量鑒別 | GB 5085.6 毒性物質含量鑒別 |
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 | HJT 298-2007 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 |
危廢名錄 |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
危廢鑒定檢測機構的主要工作是對危險廢物進行檢測、鑒定和評估,以確保其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這項工作涉及到多個步驟,包括收集樣品、分析測試、編制報告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樣品收集和保存
需要根據檢測需求,正確收集和保存樣品。這包括選擇合適的樣品來源(如生產企業、污水處理廠等),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和真實性;正確使用采樣器具,避免污染樣品;按照要求保存樣品,防止樣品變質或損失。
分析測試
需要采用適當的分析測試方法,對樣品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這通常包括物理性質檢測(如顏色、氣味、溫度等)、化學性質檢測(如pH值、重金屬含量等)和生物性質檢測(如微生物數量、毒性物質含量等)。在分析測試過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規范,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數據處理和報告編制
需要對分析測試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包括數據整理、計算、轉換等;并根據檢測結果編制報告。報告應包括樣品基本信息、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判定依據等內容,以便相關部門和企業了解危險廢物的性質和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
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需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準確性。這包括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校準和維護,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參加外部認證和評審等活動。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制度,對檢測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和改進。
與客戶溝通和服務
需要與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望,提供專業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在服務過程中,應遵循誠信原則,對客戶負責,確保客戶的利益得到保障。
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定,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同時,還需要關注環境保護問題,采取措施減少廢棄物產生和排放,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持續改進和發展
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術和方法,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關注行業動態和市場需求,調整發展策略和方向。通過持續改進和發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